展会直通车

国际资讯(09年前)

朝鲜简介

来源:《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8》 | 发布日期:2009-08-20
  参考评级:8(8/9)  实际GDP增长率:-2.3%
  
  通货膨胀率:103.4%  人均GDP:655美元
  
  产业结构
  
  朝鲜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烟草、亚麻等。农业是朝鲜国家经济的根基,但常年粮食生产不足,多年来接受来自中国、韩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社会的粮食援助。
  
  朝鲜工业有一定基础,以采矿、钢铁、机械、电力、冶金、建材、化学、木材、纺织为主。大多数工业集中在平壤和南浦之间的大同江下游地区和东北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较迅速,形成以冶金、机械、建材、纺织为中心的工业体系。由于原材料、电力、能源不足,设备老化,朝鲜的工厂开工率很低,产业结构中农林渔业等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大。
  
  国际收支
  
  20世纪90年代,朝鲜提出“农业第一主义、轻工业第一主义、贸易第一主义”的经济战略方针,调整外贸和外汇管理体制,扩大地方外贸的自主权,建立出口基地,增加出口产品品种。此后,朝鲜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进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2007年贸易总额为47.68亿美元,其中出口16.85亿美元,进口30.83亿美元。相比2006年,出口增长有显著改善,增长率达14.8%。国际收支多年为10亿~15亿美元规模的逆差,主要原因是朝鲜的生产能力有限,国内市场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朝鲜主要出口渔业产品、纺织品、机械和电子产品、矿产品等,主要出口对象国为中国、韩国、泰国、日本等;主要进口谷物、矿产品、机械和电子产品、纺织品、石油化工产品等,主要从中国、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国进口。
  
  朝鲜经常账户处于很高的赤字状态。虽然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会推动朝鲜的出口,但其经济结构和生产能力限制了它的出口能力。从长期看,来自中国和韩国的直接投资将会改善朝鲜生产不足的问题,进而改善其国际收支。
  
  双边贸易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成为朝鲜的第一贸易对象国,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在朝鲜对外贸易总额中,对中国贸易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10.6%上升到2005年的50%。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朝鲜贸易突飞猛进,双边贸易额不断创下历史新高。由于朝鲜的出口能力相对较弱,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朝鲜一直都有较大规模的逆差。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多年来中国与朝鲜贸易进出口商品大都为燃料、原材料和生产性物资等。朝鲜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原油、成品油、大米、纺织纱线及织物、煤炭等,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有原木等木材、废钢、钢坯、矿产品等。中国已成为朝鲜主要的物资供应国,在食品和能源等的供应上,朝鲜越来越依赖其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
  
  总体风险评估
  
  朝鲜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目前,朝鲜工业十分落后,农业尚不能实现自给自足,经济运行面临很大风险。首先,虽然实行了一些经济改革,但缺乏必要的思想解放准备。其次,朝鲜仍面临着复杂而险恶的国际形势与周边环境。从朝鲜的自然资源、劳务水平和成本等因素来看,中国和朝鲜有一定的互补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朝鲜需要引进更多的资金、设备、消费品等生产、生活资料,这为双边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鉴于目前朝鲜的客观条件,对中国企业来说,双边经贸合作短期内回报不会很理想,在朝鲜投资也面临相当多的风险和障碍。
  
  根据对当前总体形势的分析和评估,朝鲜的参考评级为8(8/9)级,国家风险水平显著,未来风险水平趋于波动。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