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展会报道

奥运会后北京会展业更具吸引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于24日完美闭幕,奥运后北京会展业将更加具有吸引力。有专家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城市的发展:一是推动会展业硬件条件升级;二是为北京提供了宝贵的注意力资源,提升了城市知名度,而这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奥运会为会展业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和品牌空间,例如绿色奥运会的实施;四是推动会展配套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会展业发展的产业支撑。

  奥运场馆综合利用使会展业成为可大力发展的行业

  北京在后奥运经济发展的规划、奥运体育场馆设施的综合利用等将使会展业成为一个大力发展的行业。

  为举办第29届奥运会,北京共设立了31个主赛场馆,其他分赛场馆6个。这些场馆相对集中在北京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又以朝阳区的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区域,这里建有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等14个场馆和新闻中心、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建筑。

  如何保证奥运场馆设施的后续利用无疑是一道十分复杂的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耗资巨大的奥运场馆设施仅养护费用就会成为北京的沉重负担。所幸的是,北京在兴建、改扩建奥运场馆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并着手进行解决。在216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场馆面积只占到100万平方米。还规划建设了酒店、会议、商业、办公等其他配套服务设施,为奥运后这些场所的充分利用奠定了基础。

  以国家体育场(鸟巢)为例,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其实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至2008年3月完工,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整个赛场。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同时在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座席。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赛时,场内还提供助听器并设置无线广播系统,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对比赛场馆的后期利用,采取商业开发,酒店、展览、会议等综合利用,以提高场馆的利用价值,让体育场馆既能满足比赛需求,又在赛后可以被改造成综合化、多样化的活动场所,举办大型体育、文化、商贸、政治等活动,这条途径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可。据了解,国家体育场在2008年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主场,不仅举办体育赛事,举行文艺演出和公益活动,还将举办各类展览会。其他如国家会议中心在奥运会之后将进行改造,将有几万平方米的展场,大概明年就可用于国际会议、国际展览项目的接待。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伟认为,这大大增加了北京作为会展中心的容纳能力,为北京举办大型展览提供了基础条件。另外,从以往几届奥运会的设施建设看,奥运会体育场馆不仅可作为体育活动设施,而且可以成为经贸交流、文化活动的场所。这不仅部分解决了奥运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也会促进北京会展产业的发展。

  北京会展业格局将重新洗牌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会展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明显。在环境和生态方面,为了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推出了绿城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青山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北京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国际会展城市。在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方面,以方便快捷、安全有序、经济环保为目标,北京全面推进了交通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轨道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首都机场扩建等工程建设,形成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对外交通发达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为保障和促进北京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提供充分的交通条件,为奥运会提供一流的城市交通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交通对会展业的制约。

  因为奥运会,硬件设施提高了。有些场馆面积上有所扩大,格局上有了更好的分布。刘宏伟对记者说,朝阳区本身就是会展的一个重点。北边九华山庄在建的展馆明年将可以启用。西边的石景山是北京格局里面的两轴两带,五棵松体育馆的兴建弥补了这一地区场馆不足的缺陷。

  五棵松体育馆是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于2005年3月29日开工,2007年年底完工,工程总投资为4.2亿元。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篮球比赛场馆,其建筑规模6.3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约18000人。五棵松体育馆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篮球比赛需要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占地52公顷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为体育馆赛后运营提供了充足条件。该中心包括五棵松体育馆、五棵松棒球场、文化体育设施以及作为公共服务的配套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五棵松篮球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纯为篮球项目设计的比赛场馆,这个特点在比赛场地、看台、球员更衣室等多个方面均得到体现。五棵松篮球馆设计了6个球员更衣室,在小组比赛中,将有4个可以同时使用。这些更衣室都按照高标准专业篮球比赛设计,为球员们设置了衣柜、卫生间等设施。每个更衣室的内部设计基本一样,就算巨星云集的美国“梦之队”,也不会享受特别待遇。

  赛后,整个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将成为满足北京市西部社区居民商业、文化、体育、休闲需要的重要场所。赛后运营将以承接篮球比赛为主,国内外各种大型篮球赛都将考虑在这里举行。此外,还可承办各类文艺演出和演唱会,平时向市民开放,也将收取一定的门票费用和活动项目费用。

  所以,刘宏伟认为在奥运会之后会展格局就要有一个新的变化。东南西北可能要洗洗牌,而不是完全蜷缩在朝阳区了。

  奥运设施的建设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餐饮、旅游、购物、交通及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会展业发展的产业支撑。

  奥运过后,随着场馆的综合利用和后奥运旅游的发展,以及全国奥运经济快速发展的动能,北京会展业的发展将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从而成为后奥运经济的支柱产业。

  奥运为会展业成为首都经济新增长点提供机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奥运会是一个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的世界经贸舞台,北京拿到主办权也就得到了在10年左右时间内利用这一舞台“唱戏”的机会,首都的会展业和中介业因此将获得众多的商业机会和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商务经验,从而为带动和繁荣会展经济,使之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让体育场馆既能满足比赛需求,又在赛后可以被改造成综合化、多样化的活动场所,举办大型体育、文化、商贸、政治等活动,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向公众开放既满足了民众的体育需求,也解决了场馆的闲置问题。

  例如,国家体育馆是北京设施最先进、座席最多的室内运动馆,其于2005年5月28日开工建设,2007年11月28日完工,并以组织各类国际国内专业体育赛事和大型体育、文艺商业性表演活动为主导功能,它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与“鸟巢”和“水立方”和国家会议中心比邻而居。国家体育馆由主体建筑和与之相连的热身馆以及室外环境组成,赛时可容纳观众约1.8万人。

  国家体育馆由于比赛场馆和场馆对空间高度的要求不同,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为设计灵感,采取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屋面轻盈而富于动感。这种波浪造型也巧妙地连接了与之南北相应的平顶造型“水立方”和单曲面造型的国家会议中心,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城市景观达到协调统一。

  采用多功能技术的复合屋面解决了目前大多数体育建筑普遍存在的屋面雨点噪声问题,减少对体育馆正常使用的干扰。屋顶采用国内比较罕见的九层复合结构,由水泥板、玻璃棉、防水层、吸隔声材料组成,并在最外层喷涂吸音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屋外噪音的影响。同时,场馆四周的玻璃幕墙采用中空Low-E玻璃和金属板组合的形式,全部采用双层玻璃。两层玻璃间的空隙充有氩气,既起到了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也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影响。此外,场馆内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也进行了专门的消声减噪设计,最大限度为观众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观赏环境。漫步奥运村,您也许想不到这里的道路是用首钢堆积的废钢渣铺就的。在国家体育馆,这种通常人们眼中的“废物”也成了宝贝。

  奥运会后,国家体育馆是北京座席最多的室内运动馆,将成为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组织国际国内专业体育赛事和商业性大型体育、文艺表演活动将成为该馆的主导功能。

  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奥运会在使北京的国际知名度大大提升的同时也带动了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使首都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极大地刺激北京会展市场的消费需求,使之完善会展产业链和产业支持系统,并增强北京的城市吸引力,这使北京会展市场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将大幅增加,竞争将日趋激烈。尤其是会展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北京城市吸引力的提高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会展公司进驻中国,使本来就已非常激烈的国内竞争日趋白热化,提高北京会展市场国际化水平。

  笔者在参加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与中国烹饪协会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时,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东南亚及大中华区域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澳洲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并希望进入中国市场。

  刘宏伟认为,奥运会过后,可能展会项目更容易来北京。而且有很多会展项目肯定更愿意留在北京。他认为,虽然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地区展会少了一些,但奥运会过后将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尤其在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方面,由于奥运会的举办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体育赛事的经济带动功能,同时也使北京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得到认可。可以预见,除了会议和展览之外,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必将成为北京会展市场的主要产品,会展产品将极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