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展会报道

创意引导纺织服装产业未来——聚焦2008时尚创意空间

    10月21日,2008时尚创意空间在上海暖暖的秋意中拉上了大幕,五光十色的影像、色彩斑斓的装置、结构奇异的服装、技术独特的面料……这个戴着艺术光环,集中纺织服装产业链各个环节优秀资源的引导性活动,带给产业怎样的冲击和思考?
  
    焦点一:产业的“未来空间”有多大?

  “从探讨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向来判断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创意性展品的品味对最终消费进行前期考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这样定位2008时尚创意空间。

  的确,参观时尚创意空间的过程像是一次对现代生活方式的“细细品味”。上海浦东展馆的入口地面上有着大幅的星空图,四周荧光闪烁。进入展馆内部,活动主办方精巧的构思便呈现在眼前:三条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褐、黄、蓝色带在地面上延展开来,每条色带都标注有代表年份的刻度,刻度旁边还有图文说明,内容是有关服装、文学、音乐等的历史事件。

   “科幻未来与绿色环保”的主题引领整个时尚创意空间。从一层到三层,一步一景,无论是二层通道处由多个参展品牌LOGO组成的镂空雕塑,还是“服装空间”与“面料空间”连接处,那个在触摸屏上乱涂、大投影屏上就会随之出现抽象画的装置,处处充满创意。而服装给观者的印象则更多样:不规则设计的成衣,白坯布造型的概念服装,前卫男装、有雕塑感的女装……一切似乎都是在说“可能”:未来的服装、面料有许多可能,未来的艺术有许多可能,未来的生活方式有许多可能——我们并不能确定未来是什么样,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预测、可以想象、可以引导。

  这也是时尚创意空间留给我们的思考:借助创意,产业的未来空间有多大?

  杜钰洲视察参观时尚创意空间展时,明确指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领域之一,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服装产业更是在这方面要有重点的突破,企业家、设计师都要有创意创新意识,并有将创意转化成产品实现价值的能力。
  
    焦点二:产业链联动能带来什么?
  
  产业链集成创新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近年提倡的行业发展方向,本次时尚创意空间强化了这一趋势,将产业链各个环节优秀资源凝聚在一个具象空间。正如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大鹏所说:“时尚创意空间活动是行业各组织对于时尚创意概念的一次有机组合,这个组合也是一种创意。”

  时尚创意空间的服装空间部分,共分为“品牌企业橱窗展示区”、“国内设计名师展示区”、“国际设计师展示区”、“ME&CITY中国时装设计创意大赛获奖作品展示区”及“院校创意作品展示区”五个板块,从各个角度来展现服装优秀创意作品和先进的创新能力。

  报喜鸟、希努尔、利郎、九牧王、七匹狼、红豆、森马、爱慕、汉帛、名瑞、红黄蓝、玛米玛卡、左岸、古纤姿、ARRTCO等15个知名品牌,通过各自独具匠心的橱窗设计来诠释自己的创意,进而表达其对现代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武学伟、武学凯、计文波、郭远征等一批富于创新的国内优秀设计师业也以各自的作品表达自己对创意的理解。

  参观整个展馆会发现,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中心推出的“中国流行面料创新设计展示”是活动中最具专业性和商业性的部分。这是以中国最优秀的面料供应商为展示方,以中国知名的服装品牌和国际买家代表为观众方的高端商业活动和创意平台,共分为创意传动区和新品展贸区两部分。

    创意传动区全方位传达了时尚潮流信息及最新设计理念,2009/10秋冬中国女装流行趋势发布及女装流行面料精品展示,2009/10秋冬中国男装流行趋势发布及男装流行面料精品展示,2009/10秋冬中国服饰辅料配件流行趋势发布以及高科技纺织产品展示观摩都吸引了众多观众。

  新品展贸区则以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为主要对象,汇集了中国纺织面料企业中最具创新意识和能力、产品风格鲜明的28家优秀面料供应商参与展示。在一个个封闭式的独立展区内,供应商和专业观众一对一的洽谈场面随处可见。

  仔细看过时尚创意空间服装展区和面料展区的观众会发现,主办方的意图不仅引导服装设计师参与到面料的设计中去,也将面料设计师的目光引向服装领域。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非仅仅围绕产品展开,而是更注重加强对供应链的控制。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产业集成创新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提高整个行业的创造力,就要使产业链上下游都要面对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杜钰洲表示,“创意要在物质与文化、艺术与工程、生产和流通的不同区域联系中,来发现新的领域。”
  
焦点三: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在本次时尚创意空间中“出现频繁”。

  在二层展区,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带领的9位国际设计师的作品体现了“中西合璧”,既能看到有鲜明西方元素的女装外套,也有向中国致敬地脸谱形象。据戈巴克介绍,9位设计师中不少都与中国服装企业有合作,而合作形式大多是国际设计师提出设计方案,由中国企业挑选。戈巴克说:“这样的合作方式在中国是非常有效的。”

  查德·瑞纳是9位国际设计师之一,目前担任中国某服装品牌的设计顾问。他认为,担任中国品牌设计师后,自己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看自己的设计,也会更多地了解中国人对颜色、款式,以及其他方面的想法。

  而来自日本的海斗堀古建郁则表示:“并不存在什么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我们都面临一个全球化的大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出发点不会首先想到自己是日本人,而更多会从时尚出发,做出在全球都会受欢迎的作品。”

    国际合作这一意图的强调,在时尚创意空间的很多细节都有体现。在二层展馆设有北京、东京、纽约、巴黎和伦敦五大城市的主题展区,这五个城市的历史上到目前为止有关艺术、文学、音乐、服装的代表性事物,都以图片、视频、实物等各种形式呈现。

  戈巴克对中国服装设计师马可的“无用”系列印象很深,他说:“她在法国做的展示所取得的成功和她的影响,与之前日本的三宅一生在法国所做的一切,所带来的影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虽然这个品牌现在还没有巨大的销量,但是它完全可以说明中国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国度,而它的创意也会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中法两国,以及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设计师的合作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戈巴克说。

    焦点四:何时迎来创意时代?

  设计师是创意的灵魂人物,中国服装设计师们如何看待创意?

  在时尚创意空间,记者看到不少国内知名设计师的身影。在武学凯眼里,“从创意本身来说,中国设计师很有创意,但是和国际不同的是,很多中国设计师是单纯从服装方面理解创意,而国外是去理解时尚。”而计文波则认为,创意水平和社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服装创意来源主要是整个的社会空间,从服装设计师来看,我们要在生活的空间中寻找自己的创意来源和创意思想。”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在参观时尚创意空间后,也就创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服装产业目前的问题是停留在‘做产品’,而我们应该定位在创新生活方式。时尚创意空间正是要阐释产品和消费的关系。创意存在于日常生活、消费中的每一点,应该形成一种各方面都参与的氛围。”

  ME&CITY中国时装设计创意大赛的作品在二层展厅十分显眼,一款款黑色系列的获奖服装簇拥着红白两色的金奖作品《伤》,带给观者另类的视觉冲击。戈巴克这样评价:“这样的大赛非常重要,这表明了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开端,这个开端能够引发其他产业更好地发展。应该让更多好的设计师开发自己的品牌,并且很好的管理和经营这个品牌。非常重要的是,这些设计师都必须很有经济头脑。但还应该看到,这样的大赛也仅仅是一个比赛,完全由创意来决定好或者不好,而时尚产业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完全工业化的生产,服装的制作等等,同样也对时尚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海斗堀古建郁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一个成功的设计师想要成就自己的品牌,就必须要得到支持,而这和中国本身时尚产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当这个产业有很大发展的时候,设计师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建立自己的品牌。并且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很多经验,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体验,头脑要非常开放,接受更多新鲜的事物和不同的资源。

  时尚创意空间的举办正值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又遇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些对创意产业有什么影响?戈巴克很有信心:“金融危机对整个产业,包括销售等确实有所影响,但是创意本身反而会在经济萧条时期蓬勃发展。真正的创意是永远不会受到打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