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展会报道

30年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发展阶段一览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5年):
              
    出口规模小,以国内市场供给为主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纺织业,各类纺织原料如“两纱两布”等产量成倍增长,出口量也在不断提高。全国人民使用了30年的布票,于1983年12月1日宣布取消,各种纺织品向全国10亿人民敞开供应,人们可以自由购买面料和服装,国内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这一时期纺织业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出口规模较小。197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仅为24.31亿美元,1985年达到64.40亿美元,7年间增长了1.65倍,出口增长缓慢,出口能力有限。
              
    这一阶段国家大力推动作为先导产业的纺织业的发展;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出口规模小;以纺织原料和纤维出口为主;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纺织业生产能力有限,基础薄弱,主要以纺织原料和纤维出口为主,占60%以上,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比重较低不足40%。
              
    ★纺织品服装出口快速增长(1986~1993年):
              
    服装出口超过了纺织品
              
    1986年8月,国家明确提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一定时期内要靠纺织。根据这一精神,纺织工业部制订了“以扩大纺织品出口为重点”的战略转移,在北京、天津、大连等沿海12个重点出口城市设立出口基地。
              
    1987年我国纺织工业进行战略调整,即从以国内市场为主转为保证国内市场供给的同时,着重抓出口创汇。我国抓住了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加工业。198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不足100亿美元,199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较1986年增长了2.17倍。
              
    这一阶段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从总产值看,1986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为933.5亿元,1993年达2600.2亿元,增长了1.8倍。其中,1986年我国服装工业总产值为97.6亿元,1993年达163.1亿元,增长了67.1%。服装出口超过了纺织品,随着我国服装生产能力的提高,服装出口得到快速增长。
              
    ★全球第一大出口国(1994~2004年):
              
    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均快速增长
              
    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355.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比重的13.2%,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大出口国。
              
    1995年1月1日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WTO项下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也随即生效,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
              
    1994—2004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均得到快速增长,服装出口1994年237.32亿美元,2004年服装出口较1994年相比,增长1.6倍。
              
    这一阶段国际市场环境对出口影响较为显著,经济调节手段的作用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率变化,对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作用不断增强。
              
    ★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2005~2007年):
              
    出口额过千亿美元
    
    这一阶段纺织品服装出口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2005—2007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每年以200亿美元的规模递增,年出口规模均在1000亿美元以上,年增长率超过18%。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对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内企业开始重视自主品牌国际化,改变原有的OEM为主的出口方式,通过无形资产——品牌价值,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品牌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