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扩大内需的有力推动力量,展览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其积极而又特殊的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
展览业可发挥独特积极作用
万季飞认为,作为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展览业的发展带动着服务业方方面面的发展。展览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展览活动导致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流动对国民经济产生拉动效应,可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旅游、房地产、邮政、电信、广告印刷、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消费链发展,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高达1:9。
近年来,中国展览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展览会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办展主体不断增多,展览场馆规模不断扩大,为各相关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发展“会展等商务服务业”,许多省市都已将会展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扶植。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举办的展览会超过3000个,直接收入达140亿元,由此带动相关行业收入近1300亿元,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金融危机对展览业影响凸显
万季飞介绍说,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展览业的负面影响开始日渐凸显。
在出国(境)展览方面,2008年,在由贸促会展览管理办公室批准的1881项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计划中,最终实施的只有1103项,实施率为59%,与2007年相比下降4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出展计划实施率为61%,下半年则迅速降至56%。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部分已经报名参加境外专业展览会甚至缴纳了展位定金的企业相继退展。2009年上述出国展览会中将有近50个停办、缓办或较大幅度压缩规模,预计由此直接导致出口减少近80亿美元。
在境内展览方面,由于我国企业特别是作为参展主体的中小企业面临利润降低、资金短缺等困难,不得不压缩参展开支,甚至取消参展计划,导致境内展览会数量减少、规模缩小、效益下降。同时,由于很多国家和地区市场低迷,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甚至破产,海外来华参展的企业和采购商减少。
扶持展览业发展的建议
展览业是为数较少的可同时带动投资、消费和外贸,从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产业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发展展览业对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12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指出,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当地展览业发展。广州、西安、石家庄、南宁等省会城市以及余姚、宁波、义乌等中小城市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但从国家层面来看,目前尚无扶持展览业的政策。
万季飞建议,首先应加大对展览业财政补贴。该补贴主要用于宣传推介中国展览业,鼓励办展单位扩大办展规模,提高办展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增进展览业国际交流。如用于组织中国优秀展览会的组织者赴海外举办宣传推介活动;根据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战略,对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优秀展览活动给予财政扶持;用于鼓励举办不同层次的展览业交流活动;用于加大对展览行业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等。 第二,为组展单位和参展企业提供减税优惠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行结构性减税"。为办展单位减税,不仅将减轻组展单位和参展企业的负担,鼓励其积极做好展览工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平稳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将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刺激消费,进一步扩大内需。 第三,尽快成立全国展览业协会。我国展览业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少统一协调、管理和服务的机制。当前,展览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亟需成立全国性的行业组织,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加强行业凝聚力,提高行业竞争力,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而全国展览业协会迟迟未能成立,已对中国展览业科学发展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第四,编制《中国展览业发展规划(2010-2014)》。为推进全国展览业规范有序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展览业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行业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指明方向。 第五,加大对中国举办和参加世博会的支持力度。世博会是展览业的最高殿堂,对推动举办国和参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树立其国家形象具有深远意义,对提升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具有独特作用,建议国家进一步提高对世博会的重视程度,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展示运营等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中国参加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和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 希望有关部门切实帮助相关行业和企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实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目标。万季飞表示,作为中国展览业的领军者和中坚力量,中国贸促会及全国贸促系统将全面落实中央和各地部署,沉着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全力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发挥贸促系统内外关系广、各界朋友多、组织活动效果好的优势,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中国展览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