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展会报道

2009展会回顾(一)

     春季纺织三大展:逆风扬起信心的旗帜

  阳春三月,北京的气候乍暖还寒。在京举办的纺织纱线、面料辅料和服装服饰博览会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今年的纺织三大展会是在国务院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口下滑程度超过预期、刺激内需尚需加大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举办的。展会本身的成功举办,以及众多中国优秀纺织企业的出色展示,使本届展会成为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情况下,昭示中国纺织业战胜困难信心的一面旗帜。
  
 
 纱线展缘何火爆
  
  从历年情况看,纱线展一向比较冷清,今年参展企业数量最少,然而本届纱线展却成为专业观众参观的热点,实在有些出人意料。
  
  经过最近几年的埋头苦干,我国纺织行业开发并普及了多种新型纺纱技术。如今纺织产品的新颖性是从纱线设计开始的,面对国际市场因为经济衰退而对产品非同寻常的求新求异,无论是处在产业链中游的面料企业,还是处在消费终端的服装企业,都把产品开发的希望寄托在纱线生产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上。
  
  今年纱线展之所以吸引专业人士的眼球,还在于众多纺织企业采用了名目繁多的新型纺织原料。从天然纤维到差别化化学纤维,从绿色环保原料到具有特异功能的纤维,大约半数以上的参展企业都把原料成分的提升作为自己产品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这些在结构、感观和性能上各异的纱线产品,对面料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面料企业在春天感受严冬
  
  与纱线企业相比,面料内需市场的不振,使面料企业在春天里深切地感受到来自国内市场的严寒;与服装企业相比,面料出口订单的急剧减少,又使面料企业感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寒冷。目前我国面料产品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欧美高档面料相比,在文化创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与国内市场需求相比,其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又超过了客观需要。
  
   因此,在这次展会上,许多面料企业都寄希望于国内市场的开拓。但是,面料企业单独开拓国内市场难度很大,于是面料和服装企业的联盟合作变得格外重要。
  
  服装企业为渠道而战
  
  作为纺织行业直接与消费者接轨的终端,服装企业正在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零售业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销售增长缓慢、效益下滑的情况。
  
  本届服装服饰博览会,服装企业在招聘代理商方面做足了文章。许多名牌服装企业放下架子,用优厚条件满足品牌代理商各种需求。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许多品牌服装企业都在谋划怎样扩张销售渠道,怎样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怎样避免零售商过分的压榨和剥削。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纺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正在逐渐形成合力,用产业链的优势去谋求企业联盟的利润最大化。世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压力,正在加快纺织服装业资源整合的步伐。
  
   信心和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越是在困难的条件下,越是要振奋行业的信心,信心和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三大纺织展览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实力,我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发展态势。从行业来说,本届展览是近年来贯彻科学发展观、谋求产业升级成果的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