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到今日,作为服装展的代表CHIIC也快要跨入2字头的年纪,而国内展会也到了自己的提升时期,我们观察国外展会的兴衰后发现,国际服装展会在悄然变脸……
展会变脸 交流成为主旋律
也许早在18年前,CHIC的最早的创办人并不能十分清楚地知道,一个展会所能带来的所有结果和所有作用,但开拓了服装展会先河后,展会已经作为现在服装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产业链中一环,成为推动服装行业发展的推手。
中国服装产业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回答的内容或许有很多,但有一条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在区域形成的产业集群地,让中国服装产业在高效率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低成本,有一句话说: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产业集群以自己完善的产业链,为服装企业节省了这个“最大”成本。而将来展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搭建平台,让品牌建立自己高效率的产业链。
中国的展会在很长时间都在向国外看齐,贸易功能成为衡量展会的重要标准,而如今在很多以贸易著称的国外著名展会逐渐式微的时候,我们曾经的努力目标–––展会实现交易额,已经逐渐退出展会的主旋律,而以交流的模式获得某种潜在商业利益,逐渐成为展会组织和参与者们聚在一起的理由,在德国逐渐火爆的BREAD&BUTTER展正是一个代表。“这正是我们CHIC,一直在做的事情。”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在谈到BREAD&BUTTER之所以火爆和展会的变身时这样说。他认为展会已经从重现场交易额向重现场交流转变。他说,展会将来会发展成为服装业内的一个类似于嘉年华的聚会,在这个聚会上,服装业内的各个从业人群在这里交流,寻找自己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渠道合作的伙伴,并且在这个聚会中得到乐趣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