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其它

中埃纺织贸易

来源:纺织贸促会 | 发布日期:2007-06-06

    埃及有1,500个从事纺织服装及中间产业的私营厂商,有4,200多个纺织、编织、成衣制造厂商。埃及有39家国营棉花纺织企业,12万从业工人,占国营企业工人总数的25%。

    埃及纺织行业的年增长率为6.5%,每年的纺织类产品出口值超过30亿美元,服饰及成衣出口值达44.8亿美元。在整个环欧洲-地中海区域,埃及纺纱行业的地位十分重要,名列第二。尽管埃及拥有优越的天然纺织原料,但是由于资金短缺以及企业体制的缺陷,导致埃及纺织业无法有效吸引投资,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资源优势,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纺织原料短缺直接导致大多数埃及纺纱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纺织品产量明显下降。

    世界上50%以上的优质长丝棉来自埃及。自2005年起,埃及所有进口纺织机械的关税被大幅削减。据埃及农业部统计,2006年埃及的棉花产量为25万吨,占世界世界总产量的3.4%。目前,世界棉花产量占前3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和印度,产量分别为700万吨、540万吨和350万吨。2006年度,埃及累计共出口棉花37,977.5吨。  

    2005年埃及政府已与美国政府签订了协议,建立了QIZ(Qualified Industrial Zones)保税区,保税区后的未来五年,由埃及出口美国的纺织品出口额将高达40亿美元。

    中国和埃及同为文明古国,均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两国人民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友好的交往。中埃两国关系友好,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2006年,中埃双边贸易额达3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8.8%,其中中国对埃及出口29.76亿美元,同比增长53.9%;从埃及进口2.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中国向埃及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高新技术产品等,主要进口大理石、原油、棉花、钢材等初级产品。

    埃及政府于2007年2月宣布,根据穆巴拉克总统签署的共和国令,自2月6日起,埃及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将由此前的平均9%下调至6.9%,降幅接近25%。降低关税后,埃及90%的进口产品关税将低于10%。其中工业产品和纺织品的关税将由22%下调至10%。

    据《金字塔报》报道:埃及投资部长穆希丁于2007年1月表示,投资部已经与贸工部达成一致,委托工业现代化中心为棉纺控股公司下属的38家纺织企业准备一份改革和重组计划,该计划通过注入新的投资,更换机械设备,增加现有资本金,转变经营机制,总投资额将达24亿美元。新投资中,棉纺控股公司将得1.3亿埃镑,与中国合作改造聚酯厂项目将得1.2亿埃镑。

    据埃及投资部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底,中国企业和公民在埃注册登记建立的合资、独资企业共186家,投资额2.21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化工、工程、食品等行业。

    目前中国纺织企业在埃及已经有较为成功投资的案例,为埃及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解决就业方面尤为突出。苏伊士特区投资的第一个生产型项目白玫瑰针织成衣项目,为当地解决了100个就业机会;另一家企业——尼罗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大龙制衣公司和江苏舜天集团于2000年10月合资在塞得港自由区注册,总投资250万美元,生产的服装产品全部出口美国,现有中方员工36人,埃及员工500多人。2005年生产服装15万打,销售收入500万美元,进出口总值750万美元。2006年工作目标是生产梭织服装20万打,针织服装5万打。


    中埃纺织服装贸易统计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  增长率% 进口  增长率%
    2005              4.8   41      210万  75
    2006              6.98  45     298万   39
    2007.1-4         2.6   42       80万  -16
     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