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其它
中亚地区长绒棉市场展望
中亚地区主要有三个国家种植长绒棉,他们分别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自从苏联解体以后,该地区的长绒棉产量大幅减少。在过去的10 年中,产量在7.3 万吨(2002/03 年度)和3 万吨左右(2005/06 年度)的历史最低纪录之间徘徊。近10 年的平均产量为4.8 万吨,而苏联时期的最高产量为1988/89 年度的39 万吨。中亚地区长绒棉产量在上世纪90 年代大幅下跌以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主要有以下原因:缺乏足够的长绒棉品种、棉农大量种植陆地棉以满足市场需求、棉种质量低下、对研发项目缺乏投资、轧花厂设备落后等等。另外,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方面也严重缺乏。由于该地区大部分长绒棉都用于出口,因此国际市场上陆地棉和长绒棉价差的变化对该地区棉花产量的影响很小。但天气状况对长绒棉产量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中亚地区各国政府控制严格,并且缺乏对棉农的支持政策,除非这些国家在长绒棉生产的各环节都采取积极策,比如提高棉籽质量到轧花技术,否则该地区未来几年的长绒棉生产预计不会太乐观。
展望2007/08 年度
中亚三国2006/07 年度的长绒棉总产量为4.7 万吨,但今年春季的天气状况不佳,种植推迟,一些棉田需要补种,并且生长期间温度不够,因此预计2007/08 年度的产量将低于上年度。采摘之前的天气将对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棉花展望》预计2007/08 年度中亚三国长绒棉的总产量为3.6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1 万吨。土库曼斯坦是目前中亚地区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国,该国在生产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Akhal 和Mary 是其两个最大的长绒棉产区。由于天气良好,2006/07 年度的长绒棉产量近2.5 万吨,创历史新高。由于国际市场长绒棉价格下跌、工厂需求不旺,截至2007 年6 月,该国大部分长绒棉还没有售出。尽管今年的长绒棉播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并且对棉农采取了一些支持政策,比如提高籽棉的收购价格等等,但今年早期的不良天气有可能对棉花的单产带来不利影响。《棉花展望》预测土库曼斯坦2007/08 年度的长绒棉产量约为2 万吨。乌兹别克斯坦长绒棉产量不到其棉花总产量的百分之一。由于气候和土壤等因素,在其13 个棉花生产省中,只有Surkhandar 一个地区生产长绒棉,种植两个品种。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唯一一个具有对棉籽进行研发条件的国家。在过去四年中,传统的长绒棉品种Karshi-8 已被新研发的Denov 品种所取代,而传统的Termez-31 的播种面积仍占该国长绒棉种植总面积的70%。《棉花展望》预计2006/07 和2007/08 年度,乌兹别克斯坦长绒棉的种植面积预计均保持在2 万公顷左右,2006/07年度的产量预计为1.2 万吨,鉴于今年春季播种季节天气条件不太理想,因此我们预计2007/08 年度的长绒棉产量预计为1 万吨。塔吉克斯坦官方希望长绒棉种植面积能超过5.6 万公顷,但实际上多年以来一直没能实现这个目标。本年度春播期间的不利天气,使2007/08 年度的长绒棉播种面积不到1.6 万公顷,较上年度减少大约6000 公顷。长绒棉播种面积占其全国棉花总面积的6%。塔吉克斯坦的长绒棉主要种植在南部Khotlon地区。另外,Sugd地区也有少量种植。种植品种主要以Vakhsh-9326 和Vakhsh-750 为主。由于棉籽质量差、品种落后以及缺乏资金投入,塔吉克斯坦的长绒棉单产在中亚地区是最低的,平均单产大约为73-87 公斤/亩,平均总产为1 万吨左右。而2007/08 年度的产量预计为6000 吨。
市场销售
中亚地区自身对长绒棉的需求很少,大多数都通过国际棉商销售到国际市场。随着欧洲和独联体地区消费的日益萎缩,中亚地区的长绒棉大多销售到亚洲市场。
